原标题:公车改革 略有尴尬
作者:李康杏 来源:公号“康侃而谈”
先表态,公车改革,老夫坚决拥护,具体理由一箩筐(此处省略一万字)。
但到了基层,略有尴尬,具体问题一簸箕,分别如下。
上下不公。领导的车补高,科员的车补低。领导嘛,事多外出多,车补应该高。有车时,领导几乎不归屋,但是,公车取消以后,领导外出频次骤减,不到万不得已,都是支使科员外出,开会啦调研啦走访啦协调啦等等,都由科员代庖,造成科员外出陡增。长此以往,科员哪有不嘀咕:“车补高的不出门,车补低的总往外面跑。再说,即使领导御驾亲征,跟俺们一起打的,哪敢赖领导掏钱,总是俺积极主动抢着付费。在领导面前,总得好好表现吧。唉!”
左右不匀。车补人人有,标准一刀切,内勤外勤都一样。有的岗位极少外出,车补可以变成纯收入,有的岗位天天外出,东奔西跑,车补哗哗如流水。这导向,大家都争当内勤了。坐机关,就是要坐嘛。
职责不匹配。有的单位保留了老干用车,但老干外出活动极少,再加上一些老干艰苦朴素、喜欢步行健身,极少用车,这“老干车”就跟司机一样养在深闺。有的单位只保留一台车,只能用于三种情况(开会、送客、取文件),基本上处于“半失业”。还有的单位车不够,如公安派出所,几十号公安干警,只配一台车,临时遇上紧急情况,只好打的出警,一些干警开私车追击逃犯,撞坏了还不知怎么报账。据说有一次,一凶手刺杀行人逃窜,刚好几位年轻干警无车,一边徒步猛追,一边急中生智打电话,请邻近的派出所拦截,最终逮住凶犯,好险!想欺负咱们公安干警没车,咱们可以发挥当年老八路精神,两条腿同样可以追上敌人的四个轮子。
身份不平等。现在搞的是公务员车补,高层机关清一色的公务员,整齐划一发车补,很好办很省心。可是,基层单位情况非常复杂,既有公务员编制、也有事业编制,还有工勤编制,而且往往是公务员编制少,事业编制多,更而且,天长日久,大家混编在一起,水乳交融,分不清谁是什么编。这车补怎么发?发给谁不发给谁?一些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占多数,恰恰是工作骨干,好意思不给他们发车补吗?同一个办公室,干同样的事,你有车补我没有,这如何是好?有人出主意,按公务员拨车补,再平分到每个人头上,这一下就摊薄了不少,与兄弟单位差了一大截,也摆不平。还好,大家顾全大局,暂且不发,和谐要紧啊。
啰啰嗦嗦说这些,让父老乡亲见笑了。干部觉悟不高,尽惦记这些蝇头小利。难怪一些群众不愿意干部混同于自己。
但基层干部还是不错的,他们有自知之明,改革嘛,总有吃亏沾光的,好意思叫领导吃亏?好意思叫上级吃亏?都交给我们基层干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