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于轼称,出租车定价太低导致打车难。(2011年11月8日 国际财经时报)茅先生的“涨价解难”论一出,引来的争议可不小。这样“解难”,得出的结论不外是:只有出租车再涨价,才能打车不难,反之,低价就打车难。“涨价解难”论的实质是在强行“拆除”——打车属公共交通范畴的“这堵墙”!
出租车是公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,出租车可不是“五星级”宾馆。出租车承担着的首要责任、义务是为公共服务——这是出租车不能有丝毫偏差的定盘星。“涨价解难”论是随意把出租车的定位没边没沿、无节制地人为拨高了!这行吗?
接下来很有必要看一看北京市的人口数据,该市以“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,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668.1万户;常住人口为1961.2万人;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85.9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86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.3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14%;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.5万人,占常住人口的35.9%”。(数字来源于2011年5月5日北京晚报)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字,必须要彻底搞清楚,到底是谁在需求出租车?
北京源自八十年代早期的出租车市场已是不能今非昔比了,如今打车的人群结构也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因现今打车的也“不是什么有钱之人”,大多情况都是城里城外的普通百姓“有个什么急事,才打车”的!另外,像来京“求医”和初次来京不认路等什么的,选择出租车的倒也不少。从打车者的言谈举止当中就能看出这些,大多是处于一种无奈、“被迫”之下的选择。此为一位出租车司机在从业近10多年的运营之中,亲身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。
同时,他还说,原本打车的主要群体就是百姓,因为现在这个行业的价格已经是很高了,不能再涨了,毕竟经常以出租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的是极为少数,“没有急事谁还打车”?这几乎是个变不掉的事实了。现在这个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只涨不跌的车“份儿钱”影响着整个司机们的积极性,这个行业要真的能把车“份儿钱”减去一块或什么的让利于民,这个行业就更好干了。
司机的“真知”虽不见得像干统计的那么专业,但其反映出“打车者身份”的真情实况却是不容置疑的。茅伯伯:你可不能带头推打出租车属公共交通范畴的“这堵墙”,因为打车的百姓可不是“五星级”宾馆里的“贵客”。